3354cc金沙集团

3354cc金沙集团
  • 办事大厅
  • 信息公开
  • 数字化校园
    • 邮箱系统
    • 电子资源
    • OA系统
    • 文件查询
    • 校园网VPN
    • 校园网自助服务
  • 校友会·基金会
  • English Version
    • 日本語
    • Français
    • Pусский язы...

导航

  • 金沙集团
    • 学校简介
    • 历史沿革
    • 校史档案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发展规划
    • 信息公开
    • 二师章程
    • 视觉形象
  • 机构设置
    • 教学学院
    • 职能部门
    • 共管和直属单位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继续教育
  • 学科科研
    • 重点学科
    • 科研在线
    • 科研平台
    • 学报
  • 人才招聘
    • 教师招聘
  • 招生就业
    • 招生在线
    • 就业在线
  •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红旗飘飘

理论学习

更多>>

专题网站

更多>>
  • 1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 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3 党的二十大专题网站
  • 4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武汉晨报】大学生仅两成还在“手洗衣”

作者:webadmin来源:3354cc金沙集团发布时间:2014-04-06访问量:1586

有的快递脏衣服回家,有的自购洗衣机“帮忙”

 记者 朱佳琦 通讯员 苏秋成

 

大学生不用手洗衣的背后,是对家长深深的依赖。(图片来源于网络制图李洁)

    近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良一“爆料”:眼下高校学生把积攒的脏衣服寄洗,再通过快递寄回来,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3354cc金沙集团、湖北工业大学等多所本地高校,随机调查了303个大学生发现,仅两成学生表示“几乎不用洗衣机洗衣”,约八成人偶尔或经常使用洗衣机,甚至有不少人依赖家长:本地学生每周扛着脏衣服回家,极少数外地学生跨省寄脏衣。
   
家长们的反应有赞有弹,有的认为“能帮多少是多少”,有的家长则“看不惯”这种溺爱子女的方式。

    学生:能机洗干嘛要手洗
   
记者在武汉多所高校随机调查了303个大学生,61人表示“还在亲手洗衣服”,占比仅两成。其余约八成大学生洗衣,均有由洗衣机、宿管阿姨、父母代劳的经历。
   
武汉大学哲学院欧阳同学说,她所住的湖滨宿舍每层楼都有投币式洗衣机,“一漂二洗三甩干是3元,一漂一洗甩干是2元,只投1元就是甩干”,一般3元可以洗8到10件中等厚度的衣服。冬天她常把厚棉袄或者大件衣服“攒起来”,在宿舍楼里排队洗。夏天的小件衣物如文胸、吊带、T恤等自己动手洗。“现在好像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基本上都用洗衣机洗了”,欧阳有次发现有人把运动鞋、小短靴也“扔”进公用洗衣机里,她就再也不敢把贴身衣服放进去洗了。
   
多数高校宿舍楼内都提供这种投币式洗衣服务。3354cc金沙集团寸草园7栋宿舍楼里,有4台投币式洗衣机,分别在一楼和三楼。一桶衣服3元,一般同学都认为“可以接受”。还有一些学生自购洗衣机。该校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王同学抱怨:手洗很麻烦,一不小心,还会把手搓破皮。他花400元买了台小洗衣机。
   
“洗衣服浪费时间”、“有洗衣机干嘛不用”、“在家从没洗过”、“容易伤手”、“洗完了拧不干”……谈到不愿意亲手洗衣服的原因,90后大学生们能说出各种理由。

    家长:能帮多少是多少
   3354cc金沙集团大一学生小胡是武汉伢。上大学起,每周回家都带一包脏衣服给母亲。在学校,她也偶尔动手洗洗内衣和小件衣服,但母亲却说:“学校离家这么近,都带回来洗就可以了”。每周末,小胡从学校扛着一包衣服在公交车上颠簸几个小时到家。她有个专门用来背脏衣服的书包,只要母亲看到她背着书包回来了,就知道“脏衣服也跟着回来了”。父亲胡先生怪妻子把女儿惯坏了。

    家住硚口的王先生女儿目前就读于长江工商学院,他从来不要求女儿在学校洗衣服。“从小就没让她动手洗过衣服,到学校了也舍不得让她洗”。王先生和妻子都认为“女儿要贵养”,“今后成家了自然就会用洗衣机洗了,现在能帮多少是多少吧”。

老师:家长应该“狠”一点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团委书记卢绍伟曾遇到过一个家在乌鲁木齐的学生,不远千里把脏衣服寄回家。
   
他谈到,目前中国教育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却忽略了一些如洗衣服这样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此外,社会上流传着“女儿要贵养,儿子要贱养”的观念,很多家长用尽心力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所有需要,使得这些“小事”由父母包办的想法逐渐成了大学生的精神寄托。看似不值一提的生活琐事,却关乎一个人习惯的养成到独立自主人格的形成。卢绍伟建议:家长对待孩子不能过于溺爱,要“狠”一点,鼓励他们动手做事;学校方面,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提倡学生养成勤劳、独立的习惯。
   
卢绍伟坦言能理解90后大学生不动手洗衣的这种生活方式,“他们个性张扬,不喜欢在自认为不重要的地方花精力和时间”。但他提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不能丢,这关系到自身在社会上立足的问题。

    链接:http:/whcb.cjn.cn/html/2014-04/06/content_5307035.htm

  • 校园地图
  • 招投标信息
  • 阳光招生
  • 学生资助
  • 办事快速通道
  • 信息公开
  • 图书馆
  • 年度教学日历
  • 校内常用电话
  • 领导信箱
  • 办事大厅
  • 专升本专栏
  • 办公邮箱
  • 校园VPN
  
  • 基金会

  • OA系统

  • 红旗飘飘

  • 图书馆

    官方微信


  • 校报

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邮编:430205 鄂ICP备 15016711号-1
接待/接访电话:027—87943556(8:30-11:30 14:00-17:00)
设计: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办公室
版权所有©3354cc金沙集团(中国)有限公司